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待在家裡也不錯。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你如何選擇助人工作者呢?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蛻變,正在開始。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妳最想感謝誰?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第一次,看這麼久的「書」。
這本放了兩個月,我懷疑我先備知識徹底崩壞?
有時候一篇章看完,我無法理解
作者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我去找譯者「曲貝貝」的其他作品,
來校正我自己閱讀理解的尺,
可惜,查無此人。
就我能理解的筆記,
作者Joseph burgo,
不是跟佛洛伊德一起工作,
那位奧地利心理醫生喔,
雖然名字只差一個字母。
這書作者簡介是,
美國精神分析師臨床心理學家,
從事心理治療工作40年。
可惜,這本看起來非常用心,
每一章節都有「本章練習」
甚至還有「本章小結」,
但看起來就像墨漬測驗,
看起來都對,但你會想,
是不是陷入了巴南效應?
讓我忍不住思考,是否是譯者或是編輯,
不小心在某些專業段落省略了。
不過在第二部:
十種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 ,
第四到第十一章,我覺得章名取的很好:
1. 壓抑與否認的鴕鳥心態。
2.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轉移與反向作用。
3. 非黑即白。分裂。
4. 他在我心中很完美,
我不想破壞這份完美。理想化。
5. 別到處說你的苦,
沒人願聽你的負能量。投射。
6. 為避免痛苦,放棄所有開始。控制。
7. 思考。你相信的只是你想讓自己相信。
8. 羞恥防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可惜,解決方法只有三章,
最後一章跟心靈雞湯書大同小異,
另兩章,賓果,
果然其一是「正念」,
我實在太佩服,
把瑜珈佛學核心帶進西方的這位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生物學博士阿!
另一是「選擇」。
這本書花了80%份量談這防衛機制,
我新擴增的只有少部分。
新手媽媽因為被睡眠剝奪,
但無法把憤怒發洩在嬰兒身上,
遷怒至老公身上,
作者稱之為「反向」作用;
內心充滿憤怒的會找尋低自尊伴侶,
然後「羞恥防衛」機制,
會讓他無所不用其極的羞辱伴侶。
喔,讓我驚訝的還有,
作者認為完美主義
其實內在是憎恨自己,及強烈羞恥感,但卻沒有更精準說明及論述。
至於練習,我摘錄幾則:
如果有人覺得你潔癖,
那麼你試著把碗盤不洗個幾天,
然後觀察自己的感受,「控制」;
你是否覺得認識一些名人,
能夠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你是否暗自希望你的朋友
因此忌妒你?「理想化」。
原文:
「如果你發現自己
經常在心裡為自己辯護,
和自己頭腦中的人對話,
證明他人是錯的,你是對的,
這就意味著
你在試著為某種心理防衛進行辯護。
可能是轉移機制或者是反向作用。」
ㄜ,不能是稱之為自我對話或是反省?這麼有效率的標籤化,
對讀者是好的嗎?
好吧!
作者從事心理治療工作40年了,
我算甚麼蔥阿,
就當做一本「書」的筆記吧!
回頭來談,
那個第二個解方:選擇。
我看法跟作者不一樣的是先後次序。
他認為選擇是解方,
我認為是「看見」。
他說認出心理防衛機制,
沒有行動是枉然,沒錯,
具體改變是「選擇」行動,
但如他所說,
人們很能合理化
或是胡說八道,既然人性如此,
怎可能清楚自己胡說八道,
還能認知不失調的生活下去?
因此癥結在,不自知,
認出自己在什麼狀態,
才能選擇是否要改變,
而行動只是技術問題,
不然作者怎會第一個解方是正念呢?
不評斷後,
才能將心沉澱,
看見些「甚麼」。
如果對心理防衛機制有興趣的話,
翻翻這本書,
不過建議多看幾本,
比較不會誤解或是對號入座,
給自己貼標籤才好
好想問譯者曲貝貝,
你真的有看懂這本書嗎?
面對衝突,如何劃出心理界線三心法。
-
作者是前富士康副總裁,曾任中國惠普總裁、美國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以及富士康集團副總裁,是當今 新創圈 備受歡迎的創業導師,「 Terry&Friends 」這個創業社群成立至今已吸引了海峽兩岸超過三萬位優秀人才加入程先生並無償輔導了超過五百個創業團隊,是一...
-
緣起:中山校友讀書會 這本書不是我主動借來的,起先主辦人指定我為主持人及前兩章導讀人,我很多「黑人問號」,原因是我沒有做過這件事,頂多就是一個書蟲罷了,不過自從我跟自己說要實做「臣服實驗」這書的啟發,對於我沒設想到的事情,跳脫小我的喜惡選擇嘗試看...
-
你還在以為「我喜歡和人相處」就是成為人資的理由嗎? 也許,那是必要的條件之一,但隨著產業變動的加劇,人力資源工作的挑戰絕對不是區區這個理由足以應付的,如何找人與留人,如何組織人和管理人都蘊含著相當大的學問。 這次接棒啟蒙【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