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馬雅藍風暴,談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精進


這位遠從高雄上台北跟我會談
時間與金錢成本不小
我很清楚接受到他
願意讓自己跳脫行為慣性的堅定
願意梳理整頓上半場重要事件
兼具勇氣與勇敢對人生負責的心意

而我,好像同時在過多重宇宙
每一位會談者的世間劇本
迥異不同
我必然跟著進入劇本

這樣的感覺
很像上半場的企業顧問角色
在錯綜複雜裡找脈絡
找關鍵的槓桿解

把一團一團的看似死結毛線球
理清鬆開

讓會談者不因此時困境
絞盡耗竭
討論出方向
有心力與定力
能迎風而立

有確診罹癌家屬的衝擊
有深入骨裡的重男輕女家庭劇本
有糾纏很長時間的官司訴訟
有新職場的適應
有頓失伴侶的哀傷階段
有找尋人生終極意義的轉身
有成癮議題的自我價值衝擊

人生好艱難
偏偏只有身而為人
才能體驗的世間夢境

我們需要強韌卻破除二元的執著
用心扮演這個人生角色,
但是將成果因緣交由宇宙法則

回到我自己
我需要精進於定於軸心
在高速旋轉裡
清明如北極星

這是一篇自我砥礪文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鬆綁你的完美主義,



我先說我自己主觀意見
文筆寫的很通暢
但主要論述
偶爾會鏡頭亂跳
很像我們說話
突然想起來
剛剛上面那一段沒說清楚的補述
但仍非常值得翻翻

先講完美主義有六軸向模型
作者說這理論發展不久
若覺得枯燥看不懂可以跳過
我卻覺得最精彩

「六軸向模型會影響完美主義的因素有六種,個人標準、對於犯錯的在意、對於執行行動,能否有效被執行的自我懷疑、父母的期待及批評,最後是組織化。」

用我的話說
從最年幼依附關係
父母是否過於望子成龍
將自己當父母角色的成敗
寄託在孩子的學業成績表現上
這是作者說的有條件的愛

然後到有主體意識階段
對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的距離程度

在探索世界
學習犯錯時的心理調適狀態

我們想出來的執行方式
可行性多高

自己才能能否被社會功能運用

最後一個是個人
對任何事情初期設定的標準

個人標準這件事在解方裡很重要
又是回到認識自己


書裏有一個測驗
分為ABC型完美主義

我簡單說特徵跟解方
書從C寫到B
連大綱裡都沒A的戲份
喂,不能因為少數民族就略過阿!

A型,就是我
少見的人格,估計在兩趴到五趴
主要特質在情感的淡漠與疏離
對他人缺乏互動與同理
專注在自己的內在思想世界

若適當發揮
在高等教育或是研究單位最恰當
若適應不良
可能靠著打零工度日
或是使用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的常客

看起來就是抽到籤王
但為什麼沒有解方?解方呢?

書立刻跳到下一個章節

回到B型
特徵在意他人評價
渴望認同
情緒起伏很大
因此解方是讓自己焦慮減緩
先處理情緒
可以請C型完美主義當節拍器
跟著節奏一步一腳印
或者去找他認同的專業人士
請求支援

我看了想法是
這是缺乏愛的小孩
要他們接受自己
沒有生產力也很值得被愛
會是他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C型呢?
書裏寫的特徵是
喜歡八卦爭取聯盟
但做事時一板一眼
謹慎循規蹈矩
高度社會化
從小就是好學生型

解方呢
用寫情緒日記紀錄,自己擔憂的
其實會發現
像地球毀滅的可能性一樣遙遠
或是訪談他人
建立自己的信心
不用擔憂度日
也可以快樂活到現在

我喜歡作者形容
什麼叫作有條件的愛

「有條件的愛,像交易或刷卡。無條件的愛比較像贈與。無條件的愛必然是有限度的。當你只顧自己,卻反而能給出無條件的愛。因為多餘,即使有限度卻是無條件的。」

換成我的話說
你付出的愛
因為不是匱乏
而藏著被對方回報的期待
但也因是你多的
所以也不會過度付出
這樣,多好多好!

我還想講另一個角度
作者提到愛畫大餅,愛拖延的人
也是完美主義者

還有一種,很愛貶低別人也是喔

因為這樣就可以
不用接受他來評價自己

我猜是因為
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
其實沒那麼優秀
不參與比賽
至少可以保持優勝成績?

後面章節提到
不要跟完美主義者說的話
這些完全無法安慰到他們

我覺得跟任何目前
心理狀態不佳都適用

比如:別想那麼多、這有什麼困難、放輕鬆、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反正已經這樣了…之類

喔,我承認我也是完美主義
願意承認是因為
作者說
其實完美主義沒有好的或是壞的
最重要是認識自己
還有就是
其實完美主義
只在某一特定範圍很龜毛
其他其實相當好相處

我想到
當那些偉大企業家
股東或朋友比較好
但千萬不要當他的員工或戰友

最後通盤說一些重點

追求卓越的人
你要去想想自己
有哪些隱含的自卑

自我評價過低是個麻煩
你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吧

另外自我期待高
看起來是好事
畢竟看起來都往上爬
不過呢
身高156要去應徵空姐
是為難誰呢?
我是說我啦!

最最後,附上完美主義定義
免得跟巴南效應一樣
大家都急著對號入座

「當一個人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脫鉤,他就必須使用各種方式去控制焦慮,呈現出來的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完美主義行為。」


你以為的高光時刻,


昨天下午跟朋友相聚
聽著她陪著高爾夫球明星級選手
四處征戰的生活

出入豪宅,坐名車
商務艙是日常
一早醒來不知道
在哪一個都市
到哪裡都是鎂光燈焦點

所有人,包含家人
都認為這是她至高
人生高光時刻

曾經這樣的日子
以為是自己嚮往

但她自己卻覺得如今育兒的生活
卻是她此生感到最豐盛自由的時光

昨天在滂沱雷陣雨下
先暫棲騎樓確定方向
先聊了一會兒
她突然說:

雨小了點,我們走
我捨不得你站這麼久

這就是雙魚女子會說的話阿!
我聽了立刻笑出來
我回:我真是何德何能
很多白癡無能為力的地方
都能遇到好好,好好的人
被照顧呵護著

十幾年不見
我們各自分享著重大轉折
在這些事件裡
我們看見了什麼
心裡掙扎些什麼

從事業成功上癮者
如何轉換成
如今的自在餘裕與幸福配得感

短短幾句話,幾個場景心裡轉折
我們馬上能充分理解對方說的字句
因為沒有經歷過這樣蛻變的歷程
你說的出詞彙
但你說不出靈魂

真正經歷過
把自己丟進地獄走一遭的過來人
絕對能識別
你在哪一個階段,絲毫偽裝不來

她因為哺乳只能暍可可
而我貪圖冰淇淋
阿芙卡多讓我
一夜失眠到四點

我索性讓思緒紛飛
放下一定要入眠的控制
當然這部分要感謝
今天沒有任務在身

我沒想到要讓自己這麼忙的人生目標
八月看起來真是有一點忙碌
如果我要取捨
我會減少哪些?

在腦海裡浮現一個熟悉甘特圖

驚覺向來都是以優先順序
排列的專案目標為主軸
盡可能流程銜接與資源不衝突

我現在優先的目標
在意的是「生命的品質」

另外想到
我心裡覺得自己能力有限
我能夠深入參與的生命劇本
也有上限
而這個上限
可能很快,但也可能很慢
就會來到我心裡的數字

在我心裡很深的信念是
這些會談者不是我的「商業模式」
更不是我的「謀生」客戶

他們是,我不知道在哪一世的因緣
剛好在他們此生,要蛻變前
他們靈魂設定好,我這個同行者出現

我還想起我的日常一件事
抄經迴向後
我心裡會默念
由菩薩決定
有需要而我可能幫上忙的
他們會自動出現在我面前

我交出我自己
由看不見的宇宙法則運作
也讓好深好深的緣分
此生相遇

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

你總是會遇到人生的轉彎,


人生下半場,突然變成了人生教練
從職場上存在感極強的犀利顧問
變成了專注傾聽同在的角色

向來,沒有人可以輕忽我的建議
內從前老闆跟董娘,外至上市企業老闆
都是如此
向來會議都等我點頭拍板
從執行細節到價錢
都是

沒想到前半生的見識跟歷練
成了我的養分

我萬萬沒想到
轉換如此差異甚鉅的角色
在會談意識流電光火石之間
我會說出,我沒有說過的話

不過,它們都是在我的前意識裡

來自我的商場素養
來自我的閱讀廣度
來自我看過的世面
來自我深刻內修的體悟

簡短的回饋,或是我的看見

輕輕一撥
有時候痛入骨髓
但又挖骨療肌
他們,在每次複聽裡
慢慢痊癒
慢慢轉方向
也慢慢長出
他們本屬於他們的樣貌

我深信,每一個願意
讓自己有更多可能性的靈魂
願意看似沒有做什麼事的會談

在他們的靈魂程式裡
都重新設定了更好的劇本
只要當事人願意
這艱苦又冒險
心靈大怒神旅程

我願意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踏上心靈幽徑,字字智慧的書



前陣子很紅的
「我可能錯了」作者
跟這本書作者
他們都是跟阿姜查上師學習

作者傑克康菲爾德
成長於美國東岸
主修亞洲研究
在學期間受到陳榮傑博士
啟發而學佛

1967年在泰國緬甸和印度
接受佛教僧侶的訓練

他現在78歲
比「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
及「我可能錯了」作者都來的年長

唯一略年輕於
我很喜歡很喜歡的佩瑪丘卓

作者劈頭就闡明

「靈性修行的真正目的
是在自己裏面發現和平與連結。」

必須先對自己慈悲並且量力而為
不是出於恐懼或是討好
那樣會讓自己筋疲力盡

我想起一段我與會談者的對話
我問:
你覺得自己很難原諒別人
是有什麼原因呢?
他向來思考敏捷
卻空氣凝結十秒
吐出了:因為我沒有被好好原諒過

我心中一陣疼惜

又回到匱乏這議題
你沒有學習原諒過自己
當然也無法給出原諒

最後一章標題:

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
把祝福帶給我們接觸的所有對象

如果佛陀開悟是
發現每一個人都是佛
而我與萬物皆是同一個

把他人視如己
無論親疏,對我們有點困難
也許可以先從
對外人以禮相待
對家人以愛視之

書裏竟然看到道德經

「道德經的古老智慧只有三件事,要教你們,單純耐性慈悲。這三件事是你們最重要的財富,在行動和思想中,保持單純,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對朋友和敵人保持耐性,就與萬物之道一致,對自己慈悲,就使世上所有生命和解。」

更讓我喜歡是下一段

「智者居住在道之中
為所有生命立下榜樣
由於他不炫耀自己
大家都能看見他的光芒
由於他不需要證明什麼
大家都能信賴他的話
由於他不知道自己是誰
大家都在他身上認識自己」
由於他心中沒有目的
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成功

作者說心理治療的過程
就是共同禪修的過程

彼此專注對話
覺察語言與行為
帶著研究和探索的意圖
傾聽了解對方和感受同在
心理治療猶如靈性道路的其中一種

我好感恩我竟然走上這條路阿
感謝我的會談者們的成全
我們必然是好多世的緣分而相遇的

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你如何選擇求助?



這老神再現Ⅱ,談的是愛的覺醒
你可能想到二十年前奧修的風靡

前兩堂,我喜歡:

愛是自由、給予及不論斷
愛情是交換依賴與佔有
福德無從求只能修得
與天道同步為生活準則
覺察是用靈性的眼睛去觀照
所有沮喪都是讓你認清事實的機會

上面每一點都有其脈絡

回到有人跟你求助時

你要抓住你自己的手,不去幫忙
很考驗你的性子

像技術背景出身的主管
常聽到他們抱怨:
教他們,我自己做比較快

像看到人們陷入泥淖
你一眼就看到隧道出口在哪裡
但你得忍著

我一個會談者形容他的體會
好比多事的人們
看蟬脫殼的辛苦
自以為好心剪殼
換來的脆弱的翅膀無法重生

這件事也很考驗心腸軟的我們
畢竟在這追求時間效益的此時
問題解決可以,但

人生考卷不行
哲學思考不行
找尋意義不行
情緒歷程不行
內在修行不行
心智韌性不行

想想看,你最常找誰吐苦水?
記得,不要隨便浪費你閨蜜的時間
更要謹慎的對你伴侶
做這類以為日常生活的抱怨

我們都不是幼稚園寶寶了
誰的日常沒有戰場
你需要好好先自己消化
想出幾個應對方式
在「邀請」你的手帕交或是伴侶
聽聽看你的「初稿」

然後,重頭戲來了

保持你客觀中立的空瓶心態
更要期許自己有被否決的大器

這樣的來回幾次

你可以真的看見自己盲點
也讓協助你的密友
覺得有幫上忙的價值感

念頭到這
我想到上個月
正念覺察課有一個小練習
我在談同理心溝通內訓時也會用到

練習夥伴告訴我
沒想到這樣正念積極傾聽
要閉上自己的嘴不給建議
或是停止內心千頭萬緒的評斷
這五分鐘彷如兩小時的累阿

我喜歡截圖畫線的這段話:

「真正的慈悲並非
給予及時的救助
而是從根本上的解決問題

有時展現愛的方式
就是「超然的旁觀」
默默地關注著

而非跳下去與之同悲同苦
造成更多的問題與依賴之外
也無法幫助對方成長

生命會透過智慧與自由意志
找到解決問題的出口
有的時候
他只是需要一個聆聽的對象」

珍惜聽你說話的人
他如果不是助人工作者的身份
就真的是你人生貴人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對貓做正向語言的實驗結果,驚人!



今天跟朋友走紅樹林步道
然後找涼涼的地方聊天
朋友提到他捉弄他的貓

把髮圈戴在貓耳朵上
然後一邊用誇張的口吻說:
哇,你怎這麼帥,這髮圈好適合你阿!
這遊戲玩一段時間

本來髮圈在貓耳朵上
不過一秒就被甩掉
到可以拍照,照片為證

我們大笑,但也讓我立刻驚覺
那,你是如何跟自己說話的呢?
如果每天都能說給自己聽
給自己打氣
或是欣賞自己
或是感恩一件小事
一句就好

日積月累
日起有功
滴水穿石
會不會讓自己
也真的能夠從內心
欣賞起自己呢?

貓,都可以
我想,我們一定也行

如果能夠寫下來更好
找本空白筆記本
每天寫一句
看看過100天,會不會不一樣?

這是給祝福的能量
至於,成果如何
我好期待啊!
如果你想跟我分享
我很願意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