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人生裡,最珍貴的是被專注傾聽



有些答案,是無法被催出來的
它需要時間、需要空間
也需要一份不被評價的安全感
這樣的陪伴,就是我願意提供的

我是一位生命教練
從事這份工作已六年多
在那之前,我在企業裡擔任顧問二十年
習慣站在系統與架構的高度看事情
但我始終更在乎的是
生命的立體與細節

我看過無數優秀的人
在外面成功,卻在心裡迷路
也看過堅強如你
內在其實悄悄在苦撐

而我所做的,不是給你建議
而是陪你走過自己
也不太確定的階段

你不用一次就把話說清楚
我會等你慢慢說
那些說不出口的脆弱
模糊的卡住
總反覆出現的難題

你不用立刻想出答案
我也不急著帶你去哪裡
我們會一起走進來
慢慢地,看見它、理解它、轉化它

很多人從小就學會了「自己消化」
你也一樣嗎?

但其實,情緒不是問題
不被理解才是

當有人在場、有人接得住
你會驚訝自己
原來也能溫柔地和內在和解
讓過往的卡點
成為下一步的推力

如果你渴望讓自己活得更有可能性,
若你願意讓曾經的受傷與混亂
轉化為人生的養分
那麼,我在這裡,很願意陪你


你不用已經很清楚要改變什麼
也不用等到哪天「準備好了」

只要你願意
你的每一份嘗試與自我照顧
都值得被尊重與珍惜

主頁上有我的 LINE 與 email
請用你最自在的方式,踏出第一步
一切都會剛剛好,在它準備好的時候

我相信,真正的改變,不是激烈的翻轉
而是一點一滴的回到自己

願你閱讀這段文字的此刻
就像走進一間靜靜等著你的會客室
我已在這裡,等你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自性的前提是自我滋養


最近,會談者們
都談到了「自性」這概念,

我們都知道
當說了「什麼」是自性時
就確定與自性遠離

如,蘇格拉底說的
我知道一件事
就是我一無所知

基督教義說
愛鄰人如愛己
但你真分辨的出
愛己跟自私的關鍵點在哪

因為我們都沒開悟
不了解涅槃是什麼畫面
所以我們決定
距離遠一點來談這件事

因循每一個會談者
身處的生活經驗與事件不同
核心議題也不太相似
因此我邀請他們觀察的方式
以他們方便為主

某位我邀請他紀錄
自己身體的訊息
觀察距離我們最貼近的肉身
是否用意志力去驅動或壓抑

另一位我請他寫情緒日記
在每一個事件裡
我們討論煩惱怎麼生滅
內在聲音是如何轉變

而另一位即將面對沒日沒夜的專案
我請他先看著想法
先回到不貼標籤
放下每日三省的慣性就好
等困難任務完成
我們再往前推進

這幾位看起來
回家功課練習都不一樣
但在我的概念裡
其實是一樣的

像即將要去上理情療法
我不是要學如何轉念對話
也不是要去理解非理性信念
這些理論跟步驟
都是清楚可執行的方法論

但我是好奇
若佛法告訴我
本來面目本自具足
那是怎麼被遮蔽

我很肯定不會直接得到答案
但會有新的刺激跟迴路

如果要用具體例子
我依稀記得「榮格自傳」裡說到
他小時候偷藏的石頭
讓他覺得世界上
只有他知道這個秘密
感覺自己擁有了神力

過了很多年後
他在高高的儲藏室裡找到這個盒子
完全忘記這件事
他覺得這是發展原型個人主題化
很前面前面的萌芽事件

有時候我們似乎很清晰看見自性
但更多清醒的時間,是睡著了
那,如何達到真正的「清醒」?

我不知道答案
但我知道一定得仰賴
覺察與內在對話

昨天,我在翻閱這位會談者
好多年前寫的感恩日記
我們正在著手進行撿擇

一方面我想要更深入看見「他」
把要帶著走的,收起來
有益於下一個人生可能性
另一方面
來觸碰「此生何來」的疑惑

在我們開啟會談前

他已經成功實踐太多次
既賺錢又熱情還很擅長的生意好幾輪了
我應該用比較美麗的詞藻叫做「天命」

他有點,膩了
因此我們邊走邊看

慢慢摸索出一條
名為,讓生命自然的流向

這意味是全新的生活模式
與給大腦新的刺激
塑造新的迴路

相信我
這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

如果我用商業語言來說
它不是第二曲線的變形

是完全踏入陌生的藍海
但藍海很大機率是死在沙灘上
放在心理機轉上
非常需要強大的自信掌控感

因此,當我看見藍色這一則
特別有感觸

藍色字體回映我心裡想的疑惑

我的內在宇宙
是有什麼在驅動我的周遭
共時性用各種面目
指向同一個方向?

下面黑色那一則描繪出
我的會談者「們」
共同的社會角色

他們傾全力扮演好
他們的社會角色
適時適地的穿上合宜戲服
照顧好他們的人際網絡裡的各式關係

而我

努力陪著他們
跟自己慈悲相處
寬容自己

可能要褪去什麼遮蔽
自性就會看見了她的蹤影

因此我命名為神性的滋養
儘管我還沒看見它

註:節錄經當事者同意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你的人生,需要「修剪」嗎?

你願意被「修剪」嗎?

如果你勢必長成巍峨的大樹

在這長長的涵養時間裡

你得怎麼做

才能長成你想要的容貌呢?

如果要修剪
表示得在「事情」前
就有意識規律的回顧
真要修剪
還得搞清楚
修剪後
長什麼樣?

最有趣是
當你願意讓你的人生
放下,長什麼樣的目標設定
那麼往前方的路
就展開的幸運無比

可惜醒著的人,少而不容易

在理解
未雨綢繆、禍福相倚的規律性下
辨別出,什麼是小我的愛鬧劇本
什麼是你早已遺忘的初心
這就是踏上了「修剪」的開始

我期待我再相遇的新會談者們
帶著準備被修剪的心情

從整理過往的地圖開始

找到什麼是初始的你
長出了哪些優秀的生存策略
這些,要繼續帶著往前走
還是得捨棄
再來看看
哪些慣性防衛機制困住了你
你理解的限制性信念
是否在你日常活動中如影隨形

喔,我發現一件事
從金錢議題展開
其實可以看見隱藏的很好的限制性信念

我請一個淨資產已達前10%的會談者
練習做一件事

下一次我就要跟他
真實的好好討論這件事

展開生命會談是如此有趣
看著生命在我眼前綻放是多麼感動啊
還是我已經狠心修剪了會談者們
而我不自知呢?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不是療癒你,而是陪你找回自己




有一種陪伴,不追問,也不說教,
只靜靜聽你,等你自己回到自己。
沒有催促,沒有期待,
只是提供一個安穩的所在,
讓你在疲憊中,有一個片刻可以放下。

這裡不是諮商室,也不是課堂,
我們不急著改變什麼,
只是一場誠實的相遇,
一場你和自己更靠近的深度對話。

有時只是靜靜地說出來,
某些混亂就慢慢清晰;
有時只是被溫柔地看見,
某些堅硬便慢慢柔軟。

這是一種不喧嘩的支持,
是讓你重新感覺自己、
聽見內在聲音的旅程。

如果你正經歷卡住、模糊、過度獨自承擔的時期,
也許這裡,是你可以暫時歇腳、整頓、
然後繼續往前走的一方小徑。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在教練會談裡,我是什麼角色呢?


從會談者的漫長旅途
我感覺自己似乎是某種「整理師」,

從會談者們身上
我慢慢有一個輪廓

他們長什麼樣呢?
我會說如果用俗世的社經背景
各項因素來定義的話
菁英這標籤是當之無愧的
但我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臉
彷彿猛搖頭
跟我說,他不是

我們建立關係的初始
少部分當事人
是人生中遇到三級到五級地震
感到生活失去平衡

我們從這問題出發
慢慢展延到人生各個面向

另一部分
沒有立即要處理的急症
但覺得人生是無限的可能性
隱約有一個模糊的方向

而我扮演同行者
與之對話沙盤推演
這類會更快的進展到
人生各個面向

如果是我知道的議題
我會像是氣象預報員
跟他們一起模擬風暴來臨前
要先準備的「心理物資」

如果是遇到我不熟悉或陌生的領域
在他們講述狀況或資訊
給我聽的時候
透過我這門外漢的好奇
反而讓他們有了一個暫時性的前進方向

這個神奇的時刻
傑克往往是他們自己

我更確信
當事者絕對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
只是需要耐心與同理
協助在毛線團裡
拉出那個毛線頭

當然我們也會有輕鬆的時刻
有些議題可以立刻擬定具體行動方案
完全不用擔心他們的行動力

珍貴的是我看見
他們擁有更多
信心與主控感

而我則是這長長的旅程中
漸漸認識他們的私領域
共同點是他們在心靈精神層面
都曾經相當地下功夫

也很偶爾,會出現的狀況是
我們對話是綿密堆疊
中間不需要對焦跟釐清
就展開了高運轉秏腦的對話

彷彿我們將自己的一生
在這會談場域裡
做了一次完整的分享與討論
暢快淋漓

在這些同行旅程
如果以我的視角描繪畫面
某方面我極了解他們
但極大多數的時候
我對他們是陌生異常

我知道當事人極少數會分享的想法
他們願意讓我當他們的樹洞
也常常是唯一的見證者
當我看見他們移動跟長出自己信念的當下
很像是一桿進洞的幸運
但觀眾只有我

但也很慶幸,有我
在他們人生旅途裡
有如此珍貴而稀少的清明
而我看見了

帶著敬畏心去
面對單程旅途上的顛簸
又擁有無比的韌性迎接風浪
很不容易的阿!

看起來好像大家差不多
事實上每一個都如此獨特而複雜

我看見百花繁盛前
我們一起努力施肥

繼續前進,我在!

註:截圖經當事者同意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你是否聽見老天爺給你的訊息了嗎?



順流,
今天老天爺給我的會談者訊息
只是我們常常忙著趕路
沒有看見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徵兆

比如,剛剛會談完
我們完成了真正想要的生活樣態
與職涯如何符合的決策樹
走著走著,我看到答案呼之欲出
但我看見當事者對這答案的驚訝

我寫下下一次我們碰面
何謂愚公移山安跟順流

我們一起走往捷運
突然看到外面施工
我們順著裡面走
突然看見往下的手扶梯

咦,我們各自都是從不同出口來
但都是爬樓梯
竟然,何時開放了一號出口?
我們搭上手扶梯
一起大笑

我說,你看,這不就是順流嗎?

我們被教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但老天爺不會為難我們的阿!

至於怎麼分辨
逃避還是順流
克服困難還是轉彎
這大哉問
得好好去看看
你過往人生
是如何被設定信念的

好哦!很期待下一次碰面
我的會談者應該準備好
要來討論這個議題囉!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與你過去的自己相遇


人類記憶力很難「真實」
畢竟要活下去
不管是找到合理化的原因
或是當下情緒太過衝擊
啟動了防「癒」機制都是

我們只能依賴當下
寫下的真實感受
在事過境遷後
去找到可能被隱藏的真實
在長大後有能力的此時
療癒或是選擇直面來重修功課

會談者的感恩日記
我撿拾這兩則

一個是提醒勇氣的可貴

在限制性信念裡
有一個稱呼為非黑即白
可怕的不是沒有灰色的彈性
是啟動了災難性思考
在小我裡預演無限路徑的劇本
最後癱瘓了可以幫忙分析的前額葉功能

另外是
讓我想到為何免費最貴
不是天上掉下來禮物的那種
是沒有經過自己鍛鍊過的「金句」
都會形成懶惰的捷徑

一來可以為自己推託
二來是不知道自己無知的危險

如果對象主體是他人
你等於剝奪了他學習的機會

「為他人好」的特質
在不恰當的狀態下
會剪斷了對方翅膀
你應該付出的是耐心
陪著他,慢慢強壯

#會談者的感恩日記
註:截圖經當事人同意


如果你對自我覺察有興趣
可以點擊「自我覺察」標籤
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或是自我療癒與滋養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