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旅程會客室
人生需要不斷的檢視與自我覺察。 過去的一切鍛鍊,成為現在,可以陪伴他人的鏡子,成為溫暖又犀利的陪伴者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你的「軟黃金」神奇能力在哪裡?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我是生命中特殊的「同伴」
重讀這本,我看到了某些。那時期歐文亞隆的書,讓我著迷不已,甚至我排除萬難,也要聽他新書發表會的線上對談,雖然那一次,我對當晚台灣重量級人物,主持與對談,感到有些幻滅,但我看到一個有溫度的亞隆。
此時的我,有了許多的同伴神秘時光,重讀讓我發現了更立體的的段落。
我深刻感受到曹中瑋在推薦序形容的樣貌,她說:「治療不該受理論所驅動,而應該受關係所驅動。自由地跟著病人,進入病人繁複的肌理,深入生命的奧秘之中。」
有時候,會談裡好似談著,看似瑣碎的日常事件,我亦步亦趨跟著他們,進入那樣的脈絡,感受那樣的感受,有時候我們可以一起找到,某些沒被發現的背後邏輯或是信念,而這件事對當事人有其意義及促進改變。
我也很像攝影機,有時候如實播放影像,或是錄音機逐字稿似的發出當時的字句,這過程如書裏描述的
:「如果病人踏出治療上,重要且有勇氣的一步,就稱讚他們走出了這一步。」,因為我是唯一看到,一本生命劇本,主角勇敢行動的那個人。我為他喝采與欣喜。
我們複雜而有盲點,我常形容我看不到自己尾巴,或是某個倉庫的角落,一個人沒有心力去直視或是打掃,但有了同伴,似乎找尋自己的這條路,就沒那麼害怕了。
我也會遇到讓我自己感到何德何能的時候,來自他們的信任與看重我們的約定,我也非常理解能讓他們把自己帶到我的面前,這路途有時候相當艱難,我看見在快放棄自己的時候,還記得我們的會談,如期出現。
這書裏這一句,重讀仍讓我悸動:「人的內心藏有自我實現的傾向,只要移除障礙。就好像小小的橡實終將長成高大的橡樹。」。
我最常說的就是,既然我們人身難得,總要試圖搞清楚所為何來,這句話不論順境困境,都可以套用蘇格拉底那句話:一輩子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認識自己。而我很榮幸成為那個同伴。
我的生命心力有限只能有所選擇,因為因緣我們相聚 。
改變的三步驟。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很多錢就是安全感?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如何在生活裡創造「呼吸」?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看牙醫,我體會到了正念。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如何看待「苦」這件事。
心經,吳若權的看法。他引述傑德麥肯納一句話:「不真實的不存在,真實的永遠不會停止存在。」,果真如我感受,意識是道的同義標籤。
在解釋空即是色這段,用綠葉上的露珠滑落,你找不到那露珠,但你確實知道她存在過,會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畫面。這畫面讓我感受的是,我們常說的「愛」,或是「慈悲」。
吳說:愛的極致,就是慈悲心,而最大的慈悲,來自最小的同理。讓我深感同意,只是最基礎的同理,應該是自己,畢竟匱乏給不出愛,而如何嚴格看待他人,也必然苛待自己。
當常常問自己,為何這樣的情緒或是感受,你會知道「心」在哪裡,或許從這起步,才能看見起心動念的原由,以心理學的話語,是理解這「動機」是怎麼來的。當我們真的如實看到這些動機或是起心,才有可能在波動的狀態,看見它直視它,之後才可能進展到降伏與接受,而心理學語言,會說是調節與轉念。
轉念或是降伏其心,不是忽視讓我們起波動的心裡的苦,可能期許更精進是,沒有二元的標籤。當苦當是日常,日常就是變化,無論變化成喜歡或不喜歡的樣貌,我們都能接受,轉念而不抵抗並與之同在。
講到這,突然想到,下次別輕易對他人說「辛苦了。」,但不是之前網友說的,這句話是上對下的用語,而是「苦」這件事,是我們主觀的看法,我們並不清楚對方處在什麼狀態,而輕易的標籤化,看起來慈悲,其實少了同理。
吳提到自己怕蟑螂,如果把心比喻為環境,把煩惱比喻為蟑螂,把你的環境打掃乾淨,就可以遠離蟑螂。若套用苦這概念,可能連蟑螂都不該害怕,這件事太難了。我得承認我很怕蟑螂也很怕不得好死,無法健康餘命到善終,慚愧!
最後我很喜歡,吳提到一本「圖解心經」作者張宏實,引述古印度經典「梨俱吠陀」與「奧義書」的見解,認為薩婆訶是雙手捧供品,安置於火中,奉獻給諸神的意思,也是結尾詞,也是祝福,帶有安住不退轉的期許與承諾。真美啊!
補參考:
一般咒語是音譯,但心經是玄奘取經翻譯
三藐是多的意思
無是此經出現最多次的字有21次
全經共260個字抄一遍十分鐘
-
緣起:中山校友讀書會 這本書不是我主動借來的,起先主辦人指定我為主持人及前兩章導讀人,我很多「黑人問號」,原因是我沒有做過這件事,頂多就是一個書蟲罷了,不過自從我跟自己說要實做「臣服實驗」這書的啟發,對於我沒設想到的事情,跳脫小我的喜惡選擇嘗試看...
-
作者是前富士康副總裁,曾任中國惠普總裁、美國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以及富士康集團副總裁,是當今 新創圈 備受歡迎的創業導師,「 Terry&Friends 」這個創業社群成立至今已吸引了海峽兩岸超過三萬位優秀人才加入程先生並無償輔導了超過五百個創業團隊,是一...
-
你還在以為「我喜歡和人相處」就是成為人資的理由嗎? 也許,那是必要的條件之一,但隨著產業變動的加劇,人力資源工作的挑戰絕對不是區區這個理由足以應付的,如何找人與留人,如何組織人和管理人都蘊含著相當大的學問。 這次接棒啟蒙【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