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要注意你的「同伴」,

我理解情緒是很大的力量
但如何善用情緒的力量
倒是很需要歷練與覺察

常常我看不到論述
只看到非常尖酸刻薄的情緒用詞
來表達與他不同的看法或立場

在心理學有一個現象叫達克效應
白話文就是井底之蛙以管窺天的狀態

達克效應的人
口頭禪可能是:
這哪有什麼困難
那些根本很簡單
你們想的太複雜

之類

形成這樣狀態,我猜
可能周遭的人,比他不優秀一些
所以比較尺有偏誤
好處是給予自信
壞處是,久了就變成
能力不足或自我認識不夠
卻以為無所不知的大放厥詞

有時候,自己不尷尬
尷尬的是對面這個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
厲害的大神反而低調或是謙遜
因為他周遭也都是大神阿

偏偏這社會是獎勵
自我效能高的特質
在人資圈裡,也常看見這個現象

記得在中山有一個犀利的老師
反駁一個學姐說她自己很謙虛
老師說:謙虛?
管理學院哪一件事
教導你們要謙虛?
從自我介紹到行銷
連口試都最多一個小時

這幕我放在心裡警惕不已

有時候,面對未知
我們必須要給自己打氣
給自己信心
但絕對不是大放厥詞
認為自己一定人定勝天
畢竟自己的資質跟天份是有限的
資源更是

對我們一知半解的事物
讓自己壓抑一點評斷心
話講出去之前想想自己是專家嗎?
有沒有可能,是自己不夠了解
而輕忽了別人的努力,之類

突然理解,為什麼強調謙遜的行止
畢竟這世界上能人太多又知識浩瀚阿

我是看到我欣賞的
忍不住會按讚
而且能夠讓貼文者知道
我感謝他的分享

或許表達欣賞這件事
對我而言輕而易舉
而大多數人
我觀察到的是,有些為難吧

嘮叨這麼多,結論是
❶當有情緒時
先暫緩衝出嘴邊的話
對自己不甚熟悉的事物
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學習或觀察

❷不要隨便評斷別人的成敗
做一個寧可謙虛多一點
也不要成為批評多於建議的人

❸自信來自你實際體驗過的成就
絕對不是輕率的評價而顯得自大
一線之隔,失之千里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