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間「如實之室」裡, 我們誠實看見悲傷、迷惘與渴望, 練習與自己和好,也準備好再次出發。 一個無需討好、無需裝堅強的空間,讓真實得以被看見、被接住,然後慢慢轉化。 我是你的同行者,陪你改寫人生劇本的編寫者。
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關係裡談錢傷感情?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你會悔恨那些曾經嗎?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們需要「朋友」?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我成為「我自己」。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信任很重要嗎?
關係,永遠是兩個字「信任」為首要。我們相信一個人,表示自己願意,冒著被對方傷害的可能性風險,如果一方有其權勢或是專業,更是。
常說,影響力越大越要審慎己身,我覺得任何人都是,無關你在那個位置,因為貧窮時沒有捐款習慣,當你億萬富翁,你也一樣一毛不拔,在你無關緊要時,沒有讓善良成為你的信念,在高位時更容易被誘惑,投向惡魔的懷抱。
既然信任他人會讓自己受傷,一輩子都不要信任跟愛可以嗎?如果你問我,我會覺得有些遺憾,這單趟人生樂園,你會錯失了很多遊戲設施。
可能需要有勇氣,拿回這個能力,跟「愛」一樣,只能嘗試跨出一小步、一小步的練習,而勇氣會是你的燃料。
如果你擁有,容易被他人信任的特質或能力,你更需要時時警惕,用更嚴格的標準評估自己,包含別人看不見的念頭與動機。你更要小心這天賦,如同懷中藏有利器。
當面對受傷害時,我總會記得,年少手抄德蕾莎修女那篇文:如果受了傷,還是要去愛,如果會被毀壞,還是要去建設。這篇文影響我甚深。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你如何發現「生命」的洞見?
從小到大,心理勵志類的書,我想多少都看過,很多的大道理,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但在人世間,遇到挫折跟困境,第一浮現出來的絕對是「怎麼可能?」,依照困境的種類不同,我們接著就是情緒的擺盪,從生氣、憤怒、委屈到悲傷,最後在腦袋裡錄影回放,檢視整個過程,可能最後成為,說不出口的遺憾,或是若無其事的黑色「故事」。
說真的,人性是有同理心的,可惜很少用在自己身上,沒有親身實踐過,穿越風暴的大道理,真的別掉以輕心,以為我懂。
但仍然有些人的確已經在自我覺察的路上,但好似跑不出風暴,這是因為我們都有思考侷限的限制,再如何深刻檢視,只是複演行為慣性。
為什麼我會要求會談者,錄音整個會談過程?因為對話意識流的當下,其實也還是有很多「岔路」沒有覺察到。
當事人在複聽作業裡,再次去靠近他的擔憂與遺憾,或者當下當事者沒有能力去解決困境,但在複聽裡,會有深一層的貼近自己,也讓我這客觀者,在看脈絡的過程裡,再次思考,是否還有更多的前行空間。
當「挫折裡包裹禮物」這句話,我看到的關鍵行為,是夠不夠有勇氣去凝視它,而你這時候需要的是突破思考侷限,有一面客觀而無條件接納你的鏡子。
-
作者是前富士康副總裁,曾任中國惠普總裁、美國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以及富士康集團副總裁,是當今 新創圈 備受歡迎的創業導師,「 Terry&Friends 」這個創業社群成立至今已吸引了海峽兩岸超過三萬位優秀人才加入程先生並無償輔導了超過五百個創業團隊,是一...
-
現在的我們 好像比較能夠為情緒去污名化 不再認為自己有情緒 就需要被評價或是被貼標籤 如作者用很平順淺顯的文字 闡明情緒都需要被傾聽 而不是被管理隱藏。 人類文明之所以有 美學、音樂或是藝術 我覺得就是情緒的力量 如何引導她成為創造而不是毀滅 最關鍵的是,...
-
這作者絕對是工作狂 疲累昏厥到跌倒 門牙斷了 這書編輯的很好 讓人很輕鬆自在看故事 看重點 因為不止畫線還比本文放大三倍 真是體貼高齡化的讀者耶 「好吧,我是」 作者歸納的低潮警訊 我想大家都體驗過 他建議: 1,放空暫離日常 2,整理房間換環境 3,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