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你真的愛惜生命?


年輕時我走路很快,語速很快,不耐煩等待,如果你繞圈子言不及義,我在商業場合是會禮貌打斷你,用澄清或引導讓你把話說清楚。

搞得連客戶打商務手機給我,第一句常常是:「Debra,我可以問一個蠢問題嗎?…」當開頭。我一直錯以為是自己急性子,追求效率。

這情況嚴重到,在辦公室要影印之類,我站在影印機前就開始胃啾啾,心裡浮起:真是浪費「時間」的念頭。

我也不愛跟一群不認識的人「社交」,後來知道這是高敏群的其中一個特徵。在這些所謂效率前提下,特別討厭自己吃飯好慢好慢,以致在商務聚餐時,我特別可以清楚接收到,身體的不舒服訊息。

再年長一點,我突然理解靈光乍現,以上的困擾,根本不是效率問題,是唯一擔心時間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死亡。

為什麼這個點的發現如此重要?當了解自己深層恐懼後,就會知道如何因應,你要相信你的腦袋如此聰慧,但這類對生命的體悟,卻不是來自你自以為豪的「聰明」。

技術層面永遠不是問題,而方向,則非常具要洞見,對自己生命的洞見,基礎技術就是覺察。

如果你不喜歡的事件一直重複,就是該好好貼近自己的時刻到了;當真的知道所為何來的目的,方向就會出現了;讓每一個分秒都有其意義。

看到這裡,我覺得你該找一個專屬生命教練了!

自律是個好習慣?


高度自律的人,我們上回提到容易負起超過界線的責任,今天我想要跟你談談,自責這件事。

高度自律是一個聽起來也挺不錯的習慣,至少不會虎頭蛇尾,或是造成別人麻煩,總是會謹慎思考後行動,並且絕對照表操課,是老闆心目中很好合作的好部屬。

優勢,如果過了頭,會功能固著,反成弱點,為此自律帶給我們成功機會,但也限制創意,或是冒險。人,複雜就在這裡,既喜歡安定又渴望變化,所以如果加入彈性,自律就可以發揮它帶給我們的好處。

彈性,這件事是來來回回的變化。從,絕對不行,不可以,慢慢增加適應程度,擴張彈性,往可以試試的方向靠近。

如果沒有中間灰色地帶「彈性」,高度自律的你,在沒有照表操課,或是外界事物依照邏輯達成預期成果,你就會開始懷疑,懷疑自己,最多的狀況會認為自己不夠好,點燃了自責的情緒火苗。

接著?如果沒有看見行為慣性,這樣的自責,會更加深自己要求更自律,然後就形成越扭轉越緊繃,頻臨斷裂的橡皮筋。

所以謹慎排入自己行事曆的事務,也容許灰色地帶的彈性,如果不如預期,先不要一肩扛起,說來容易,但試試看吧!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懂得的陪伴,助人工作者必讀。


療癒我的書。

作者投入心理諮商超過40年。首章就闡明她的諮商目標:「幫助當事人,真正了解自己需要跟需求,內在覺察清明,然後找到最適宜的方式滿足自己,或看清外在的限制,進而調整需求或學習放下。」真是太好太好的理想。

她形容心理師的諮商行為,與我想像相似。她覺得自己是,在當事人後方點起一盞燈,陪伴而不指出方向;我的形容是在那個神奇空間,彷如對方在照鏡子,而我期許清淨般的貼近真實。鏡子的比喻也多次出現在段落中。

在不評斷的修煉上,作者舉了王溢嘉老師這段話:「單就人類了解宇宙萬物和這個城市的知識,在上帝面前,我們同樣無知。」出自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剛好這本書也在我的案頭上。

在書後段,她提到心理師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用澄清或探問去分離,當下的直覺是否可能是自己投射。她提到一個案例,在一個工作坊裡,她的個案佈置自己的夢場景,看似都溫馨無比,但她提出疑惑,覺得感覺很冷冰冰…我看這段起雞皮疙瘩,跟我常出現的直覺太相似了。

在書裡她寫到助人工作者,除了要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標,我解譯為工作使命,還必須清明自己的狀態,她提到的問句,我認真的在筆記本裡,逐條回答。

這些我認為很有意義的提問,如:我自己成長經驗,有沒有哪些會對助人工作有所限制? 我如何有足夠的彈性和柔軟度?我會不會過於僵化,崇尚公理正義,過度嫉惡如仇? 以致影響接納?我內在有哪些主要的人生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怎麼形成的?如何影響我的諮商工作? 等。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但處處感受得出歲月沉澱出的厚度,沒有艱澀難懂的段落,卻是助人工作者必讀的一本。

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真實,才有力量!



作者上一本暢銷書是「安靜,就是力量」,所以我想本書副標叫人生溫柔安靜的力量,表示,他們是同一系列?不過我沒看上一本,這只是我的猜測。

本書類似作者半自傳,好奇為何談論到母親就淚流不止,甚至還去上了很多心靈工作坊,直到書尾的「達阿特死亡意識倡導暨訓練研究中心」,由一個心理治療師,破除盲點:承襲了父母至曾曾祖父母的哀傷。這件事呼應家族排列與細胞記憶,的確有其痕跡。

裡面有一段,讓我認識小提琴神童,來自脫北韓的金敏貞,她散盡家產花了1700萬台幣買了一把世界名琴之一,距今三百年來自Strafivari工匠所製,但卻在終將登台演出時在倫敦被偷了,儘管上了國際版面,但這把琴最後公開拍賣,由另一位收藏家所有。

金敏貞跟作者談到:「我的內心有某種東西死了,之前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相信都可以把它找回來,可是找不回來,我必須接受和那把琴在一起的自己,已經不在了。」。

看見並且接受,才是療癒的開始,儘管這件事有點殘忍,畢竟我們都是平凡人,這是我常說的一段話,在書裡,這想法被作者擴大到商業企業文化。

她提到德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James pennebaker 他研究40年,把內心情緒如實寫下,即可改變劇本。比如他找到一群剛被資遣,同是超過50歲了,在那家工作一輩子的工程師。

實驗組寫下心中真實的感受,像是憤怒、羞恥與對未來的恐懼,對照組則是紀錄寫日常的瑣事。短短數個月後,實驗組找到新工作的人數,是對照組的3倍。

裡面內容,有我最近接觸的正念疼惜提到的慈心禪,這也是施受法的類似。從我願…到我願祝福你…的短句。還有大篇幅說明書寫內心感受,協助作者度過,原本往事務所合夥人為職涯目標,慘遭失敗的內心痛苦過程,以及與母親的和解。

我稱之為「情緒日記」,這方法簡單而有力量,只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不止可以讓自己承認並接受現在的狀態,偶爾也會蹦出意想不到的發現。

總結本書,以具有高敏感特質的憂鬱悲觀的人,其實更具有心理彈性,以很多研究及悲劇英雄佐證而集成。

最後我想分享這一段話,我覺得很貼切與我的觀念,因為無常,日常更顯珍貴。

原文: 「如果你能欣然接受,人生的悲欣交集,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生命的脆弱,以及與所愛之人分離的痛苦,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能帶給你與其他人不知道的巨大力量,引領你走向一條同樣顯為人知,卻通往智慧喜悅,甚至世界大同的道路。」,當作文末。

如何看待壓力?


壓力?其實是一個中性名詞。沒有壓力,人類會覺得無聊,壓力適當,會激發你的腎上腺素,讓你像打怪一樣,萬一任務如你預期,成就感爆棚。

過重的壓力,如何知道?你的身體會先告訴你,只是你會用小我的強大意志力,告訴自己,我不能認輸。這樣會怎樣?很好阿!在人生衝刺期,壓力過重,讓你不斷「精進」,突破舒適圈,得到非凡成就。但,可以一直如此?

如何調適成適當壓力,即可以打怪過關,又可以不斷精進?不要跳出舒適圈,是擴展舒適圈。這跟我們從小被糾正的教養模式有關,好像很多事情都必須毀滅破壞,重新來過。

在下一篇再來談如何看待壓力,以及如何辨別壓力的適當與否。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選擇理想還是生存?



這是一個大哉問。硬是分為是非題,你的答案是什麼?錢多事少離家近,是最好的差事了吧?可惜,人類很複雜,不信問問那些外人眼中,幸運兒的內心話。

看起來,他們最有資源可以斜槓,沒有後顧之憂可以發展熱情的業餘嗜好,但你問他們,他們不見得感受工作上是滿意的,甚至拉高層次談幸福感,可能得分之低,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理想而艱困的工作職場,你會因為有「盟友」而士氣再振,如果舒適的條件,卻感受到人際網絡孤立,你會感到孤單而無力。

所以錢多事少離家近,忘了最重要的因素,職場人際網絡。畢竟人類需要與人連結,需要在團體中,感到被欣賞被肯定。這件事也是為何熱戀中的人們,如此感到幸福的原因。

如果我們在職場裡找不到欣賞我們的人,那麼我們必然要在私領域裡,找到支持體系,可能是哥兒們,或是同好社群,甚至是可惡的眼中釘對手,都可以,因為有時候憤怒激發出來的力量比正向更澎拜。

所以命題不是理想跟生存,是你心裡有沒有那個力量,那個人。如果沒有,也許你不止該找個人聊聊,是時候讓自己改變生命劇本,找個信賴的鏡子陪你一段路了。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你真的負起「責任」了嗎?


責任,好像從小都是一個褒獎的勳章。我們甚至把它提升為「特質」,這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做事讓人放心。

可惜的是,負責任的人,總是在角色完成後,會覺得:我真的筋疲力盡。如果還沒有得到預期的回應,那更是感受到,做到流汗,被人嫌到噴口水。

有時候不能怪不那麼負責任的對方,有時候低頭想想,是什麼的結構讓我們彼此變成了「勞役不均」?

有一句古話:慈母多敗兒,我們可以看到筋疲力盡的母愛,浮現畫面浮現眼前。在伴侶關係裡,我們戲稱公主病或是媽寶,但有時候需要回頭檢視,是不是自己把對方猴子背在身上?

我們愛對方,多做一點,一方面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有價值,一方面會不會是可以掌控對方,讓對方仰賴我們?這樣說下來,自己不僅可以達到上述目的,還可以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好形象,多好?

在各種關係裡,其實讓彼此對自己該做的事負起責任,這樣才可以撐起完成的「家」,這樣概念套在職場上,也是適用。

所以,你用對力氣了嗎?

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什麼是自私?


自私,這個詞問100個人,會有101個定義,但是細究你會發現幾乎會是負面評價。真的是這樣嗎?

在小時候,如果你挑了比較大的糖果或玩具,大人會說,你都沒有替別人想,真的很自私;在學校玩遊戲,你如果很在行一直贏,沒有等你的那一隊同學,他們就會耳語,你真自私;在職場裡,你忙完任務有事先離開,同事會私下評論你,都不會想要幫忙其他加班同事,你真自私。

我們就帶著這些印象長大,然後茁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要求自己,要以對方需求為先,要先扛起家庭重責分工,甚至擴及對方家族的照顧,在明知使盡全力即將匱乏殆盡,也不能坦率說出,我累了。

自私,其實是一個中性詞,就字面來說,看見自己的需求,儘管有些說不出口,但也必須承認,那就是我的需求。

在親密關係裡,我們各自看見自己需求,在豐盛的部分給予,在匱乏之處盡己責任滋養,這樣才是一個獨立又被支持的關係,只是說來容易,這條路無比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