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懂得的陪伴,助人工作者必讀。


療癒我的書。

作者投入心理諮商超過40年。首章就闡明她的諮商目標:「幫助當事人,真正了解自己需要跟需求,內在覺察清明,然後找到最適宜的方式滿足自己,或看清外在的限制,進而調整需求或學習放下。」真是太好太好的理想。

她形容心理師的諮商行為,與我想像相似。她覺得自己是,在當事人後方點起一盞燈,陪伴而不指出方向;我的形容是在那個神奇空間,彷如對方在照鏡子,而我期許清淨般的貼近真實。鏡子的比喻也多次出現在段落中。

在不評斷的修煉上,作者舉了王溢嘉老師這段話:「單就人類了解宇宙萬物和這個城市的知識,在上帝面前,我們同樣無知。」出自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剛好這本書也在我的案頭上。

在書後段,她提到心理師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用澄清或探問去分離,當下的直覺是否可能是自己投射。她提到一個案例,在一個工作坊裡,她的個案佈置自己的夢場景,看似都溫馨無比,但她提出疑惑,覺得感覺很冷冰冰…我看這段起雞皮疙瘩,跟我常出現的直覺太相似了。

在書裡她寫到助人工作者,除了要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標,我解譯為工作使命,還必須清明自己的狀態,她提到的問句,我認真的在筆記本裡,逐條回答。

這些我認為很有意義的提問,如:我自己成長經驗,有沒有哪些會對助人工作有所限制? 我如何有足夠的彈性和柔軟度?我會不會過於僵化,崇尚公理正義,過度嫉惡如仇? 以致影響接納?我內在有哪些主要的人生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怎麼形成的?如何影響我的諮商工作? 等。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但處處感受得出歲月沉澱出的厚度,沒有艱澀難懂的段落,卻是助人工作者必讀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