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創傷治療,許育光翻譯

這本可能是教科書
在學習精神分析的初期
但我只是一個門外漢的閱讀者
做個筆記,以後再慢慢涉獵
其他學者觀點

先來定義一下何謂創傷

創傷意為一種傷痛,源自於希臘文
意思是刺破或撕裂的皮膚

我們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是遭逢重大創傷的事件後
出現的嚴重壓力疾患。
在個體經歷
本身太過突然和極端性的事件
讓個案的內心無法調適和解讀

但不是刻板印象中
重大意外事件倖存者才會有這症狀
在個案日常生活裡
只要無法依照個體期待所願
任何引起個體痛苦感受
都涵蓋在創傷範圍內

這部分我覺得可以去看
12種壓力來源
以及生活壓力事件
排名前三都跟「親密關係」有關
會讓個體產生壓力狀態
甚至高於家庭內成員死亡

調適不好的個體
會對於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
會呈現出事件一直正在持續中

讓個案生活開始跳離規律
也有可能個案會啟動防衛機制
把事實扭曲,好符合自己的期待

困擾在於這事件
個案無法抑制地
在心裡不斷反芻
腦海中重複重演或重見

在日常生活裡可能會無意識
為了防衛自己
而有激烈的情緒
可能是憤怒,但也可能是低落

我簡化如何讓這症候群恢復平常
但如果這麼簡單
就不會有這麼多
討論PTSD的各類媒介了

書中提到淨化療法
將原本啟動防衛機制回到意識層次
關鍵是連同當時的情緒要一起帶上來

你可以想像成個案在躺椅上
進行各種派別的談話治療或是催眠技術

或是我較為熟悉擅長的
情緒性重塑經驗
雖然我不太喜歡正確的詞
矯正性情緒經驗

以一個客觀澄淨的鏡子
陪著會談者
去定義或詮釋
看到新的「意義」
但這條路對當事者而言
相當艱辛漫長

在精神分析派別,立論在嬰幼兒時期
因此論點為
當個體經驗到慘痛的創傷事件
無可避免會喚起
幼年時期遺留下來的傷痛與衝突

治療工作方向在
修通而非圍堵的方式
了解當事人的遭遇
並將對於事件的記憶
與個案本身既存的意識與經驗
加以整合

治療師要發掘這些事件與記憶
對於當事人的意義
才能夠讓當事人理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目的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切不順遂
都歸咎於命不好或突發的意外事件上
讓案主有掌控感,能主導生活的日常

書中有大量治療紀錄
如果適應教科書形式的用語
其實可以把它看待成
學術版的歐文亞隆系列
雖然派別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