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依附理論的落地,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前陣子我看完依附理論
創始人初步曲
但我沒有明確的架構
而「失落」與「焦慮分離」
還排在後面

但我看了這本書
我卻找到很珍貴的概念結構
她提出的模型,我閱讀完覺得
無論何種形式的伴侶關係
都可以運用在日常

作者是一名多重關係諮商師
具有多年的多重伴侶諮商經驗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她認為心理學界的依附理論
可以帶給我們重要
甚至可以說是革命性的框架
能協助我們理解人類與他人
建立安全關係的生物與心理的必要性

但真實的伴侶關係樣貌多元
卻沒有辦法跨領域用在
非單偶關係的伴侶身上
因此動筆寫下這書
多元樣貌可見附照

這本書描述依附理論和創傷
然後探討主流文獻較少被討論
幾個依附面向,並且檢視
焦慮依附和迴避依附的不同面向
最後作者以HEARTS六個方法
提出可執行的行動。

在幼兒時期的親子依附關係
具有4個基本特徵
保持靠近,分離沮喪,避風港,安全堡壘
等心理需求
這部分確實會延伸發展到
長大之後的各類關係中

我們的父母也是當了父母
才學習如何當父母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不是安全依附類型
我們還是可以透過
建立良好的互動經驗
發展出健康的成人安全依附關係

我記得我跟我的好幾位會談者說
你必須要練習自我覺察喔
因為我不會一直在你身邊
有時,我會突然感到一陣冷意飄過
我趕緊補上:我不會隨便丟下你

是的,我們也是一種更超越關係的關係
我們可以重塑良好的經驗
把這力量帶回會談者真實世界裡

前幾天,朋友跟我聊到羞辱創傷
這可能是華人家庭教養文化影響
我在這書裏看到一段話:

「學者布芮尼布朗指出,內疚感與羞恥感,最大的差別在於,內疚感是我犯了個錯,這個觀點是有益,具有激勵效果,但羞恥感是:我本身是個錯誤。這種觀點破壞力強大,可能讓人一蹶不振。」

的確很多人,靠憤怒或恨而茁壯
只是忘了這生存策略,是該丟棄了
若累積足夠的安全感依附的關係裡
他就會療癒了兒時的自己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作者的貢獻
她提出的模型

Here: 在場與陪伴
 一行禪師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
我們能夠布施給別人
最大的禮物就是我們的存在
行動最簡單的就是與伴侶專心相處

Express delight:喜歡的表達
讓伴侶感受到自己的獨特
被對方喜歡,感到自己獨特而唯一
日常活動是要經常表達感謝

Attunement:情緒的同步與調和
依附連結是情緒的
讓彼此感到安全的核心。
日常活動是用心聆聽
當然性愛是最直接的方式

Rituals and Routines:儀式與規律
規律會讓我們依附系統感到放鬆
變化通常可以預期
在伴侶分離或重聚時
創造一些儀式和例行的事很重要
日常活動是遇到負向事件,一起哀悼

Turning Towards after Conflict:
面對與修復衝突
關係是持續不斷在和諧與爭執之中
幸福的伴侶與怨偶之間
最大的差異不在於會不會吵架
而在於吵架之後
他們可以多快修復關係和好如初
日常活動是冷戰要離開現場時
要說再見需要冷靜一下才離開
還有,尊重自己和對方

Secure Attachment with Self
自我的安全依附

童年時期沒有安全依附的人
在成人關係中依然存在
嚴重的不安全感
儘管如此,還是可能發展出
成人習得的安全依附

這部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部分
也讓我找回了我的「名字」

陪伴會談者講述
過往未曾說出口的故事
重新感受過去沒感受到的情緒
並且重新把愛
注入到過往缺乏愛的事情上

如果夠有安全感的狀態下
有勇氣描述過去的痛苦經歷
並一起穿越重新詮釋

會談者自己會有新的意義出現
我不必做什麼神奇的事
他就能夠有力量療癒

多棒的一本書
竟然是在這麼稀有的主題下
也提醒自己,多數不是正常
每一個稀少都是正常

寫完這本心得,我爆餓
但多巴胺很多
雖然才260頁的理論書
但我閱讀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