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覺醒的人,踏上心靈幽徑前五章


我們熟悉的正念
在心理學界,是從1960年代開始
稱為「超個人心理學」
以理性的剖析人類個體差異
提升到超越自我的高度

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是將東方的智慧與禪修方法
結合西方的現代心理學理論與實務
禪修的方法運用到心理治療之中

書中花了前面三章
談到冥想、靜坐與慈心觀的操作方式
甚至還有我最愛的經行

我暫時以心智去理解這本書
心智的本質就是思考區分計畫
但靈性修行是要去除心智
用心來靠近她

但我還在這路上
暫時去理解指月的手指
期盼能夠在死前看到月亮
如果不行,下輩子再來也行

剛接觸靈性修行
人們趨樂避苦的習性
會希望跳過悲傷和創傷
最好能夠跳入
充滿神聖恩典的靈性領域
透過強烈的專注和狂熱帶來狂喜

作者老師阿姜查說:
如果沒有哭過幾次
禪修就還沒有真正開始

當頭棒喝!

覺醒到達智慧彼岸
書中提到西藏上師卡盧仁波切

「你活在錯覺和事物的表象中
有一種你不知道的實相
當你了解他時
就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是
而當你什麼也不是的時候
你就是一切如此而已。」

如我經年抄的心經,空性

四念住,我很喜歡作者這樣說

佛陀談到在生活的四個基本面向
培養覺察力,稱為四種覺察的基礎

身體和感官的覺察
心和感受的覺察
心智和思想的覺察
管理生命的原則的覺察

梵文稱為宇宙的定律

所以靈性修行的道路上
不是你想像中的極樂狂喜意象
倒像是去發覺你在深處的創傷

包括來自過去的悲傷
未實現的渴望
一生累積的哀痛

如果我們若要以愛和智慧
具體實現靈性生活
這種療癒是必要的
才能達到真正的成熟

這本書很舊,我太晚遇見他
我此時感到,視力的為難
字體大小,比一般書再小一號

在昏黃的紙上,我好像在做視力測驗

我在想如果我更年輕一點遇到她
那時候,我會如現在珍視這些文字嗎?
看來,都是最好的時間與安排阿!
如同死前把錢花光寫到一個觀念
不要在你孩子老了,才給他一筆錢

但是靈性的修行需要因緣
那位藏傳佛教的出家朋友
告訴我烏龜在大海中
遇到一塊木板,剛好有一個洞
烏龜才能浮上陸地的機緣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