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的討好是一種操縱
那我們自己,又不小心玩起
什麼心理把戲呢?
金錢是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
可以是愛的使者
更可以是侵略的武器
它更是一種最容易衡量
人生中
你能真正分辨孰輕孰重的順序砝碼
這很好
麻煩是
這神奇數目是多少
會帶給你
是盡頭
是夠了
是富裕
是多餘
甚至是災難的感受呢?
在前一陣子我看「中年之路」這本書
寫完筆記後
我去觀賞別人的導讀或是讀後感
都沒人提及到
在我心裡如撞鐘般的聲音
低迴不去的段落
概念其實很簡單
召喚,不是你可以選擇的
是它來選擇你
儘管不是當世代的顯學
你還是會為它盡一輩子的心力
書裏舉例是窮苦潦倒的畫家
這很不符合馬斯洛原則對吧?
儘管後來學者修正為
生理需求並不一定是優先於自我實現
但,我們所見的
都是這樣順序吧?
這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提醒
安全感的金錢
多少才是足夠
否則跟目標設定的概念一樣
你沒有具體化
即使你完成了偉大航程
卻不知道應該靠港
如果心裡感覺匱乏
必然會想去抓取些什麼
你慢慢變成了擁有很「多」的金錢
卻遺忘了靈魂的需要
在這數字上較勁
因為數字多寡
代表了完整的「你」
這樣的匱乏感
在關係裡會變換成別的樣貌
比如討好
跟金錢匱乏的底層運轉機制
他們是很相像的
不過這是我的觀察與看法
看起來犧牲自己的需要讓他人滿足
是一件非常華麗的貂皮大衣
站上了裡外都是正當理由的位置
就好比:沒有人是嫌錢多的這句話一般
什麼是界線
什麼是止損
什麼是我的需要
什麼是我的責任
什麼是我害怕失去
這兩件事是同一件事吧?
讓我又想到寄生上流
有錢人才能選擇善良
如此刺眼卻真實
但有沒有可能
他不富裕卻寬容
貧窮卻樂於佈施
有,對吧!
因為他一定知道
多少金錢是他夠用了
我們可以不用這麼安貧
但可以開始練習自己的寬裕感
當你有了寬裕感
你對待關係就會止於討好
然後你就會開始
把自己當成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貴客
去觀察他的想法
去體驗他的感受
去善待他的身體
然後就會看到
他的人生召喚
其實已經發出訊號了
#為什麼我這篇用寬裕感代替餘裕了呢
我內在經歷了什麼嗎?
有趣,有趣!
註:截圖是會談者感恩日記
我撿擇並經當事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