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你知道好奇如何幫你解決困境嗎?

這是一篇助人工作者的工作觀察
也分享給正在自己找毛線頭的人

我也跟上時事梗
談不評斷這件事,

我們長到這麼大
說真的
如果沒有主觀的話
你也走不到現在的位置

要不精神能量強大
要不就是陰影迫使你得
自卑陰影面質變為成就

因此內在的「山」
都堅硬且挺拔

在進入「工作」狀態
技術跟守則告訴我們
我們得提醒自己
放下標籤
放下評斷
放下我執

儘管對方在眾多議題上
跟你所堆積起來的價值觀就算迥異
你都要提醒自己
如同披上了醫生袍
來到你面前的個體
你都得要傾心傾力地
接住及涵納

不要以為自己技術高超
經驗老道
相信我
你只要有一點點分心
讓你的主觀跳出來分析
對方儘管看不到你的內心運作
但絕對能敏感的到
有幾秒
你跟他走在不同的頻率上

是否真誠
是否接納
是否跟隨

在這之前的步驟「專注與傾聽」
更甚過其他職場角色所需
如此才能
聽出他沒有說出口的話
也才能感應到
他心底深層的情緒
甚至逮到那
稍縱即逝的毛線頭

我發現七年前
剛做這所謂的生命教練角色
完全沒有生澀期
也沒有感到什麼技術匱乏

回顧過往
不是會談者議題我都熟悉
更不是會談者只是聊聊南北

我發現了一個關鍵點
是「好奇」

如果很超出我的所學所知
我會緊緊跟上
如果跟我習性相反
我會好奇拐個彎走會如何
如果跳出我的經驗框架
我會陪著一起跟他走過

所以我們會
一起掉淚
一起大笑
一起傷心
一起無力

因為好奇
我完全不會評價
坐我對面這位的如今
我只是投入其中
去聽他如何走到這裡

因為好奇
我不會先入為主
用快速的標籤分別
去宣判他的對錯
只是理解他的生命脈絡
去思考可能會遇到的後果與誘惑

更因為好奇
我不會多問其他
給予他全然的自由
交由他決定
此時要打開哪一個潘朵拉

甚至感謝我的好奇
讓我願意在每一次的珍貴會談中
分分秒秒的與他們同在

截圖是今天會談回到家
我們在賴上面聊到薩提爾
會談者突然告訴我
今天的主題我的回應
給他的感受

順著這件事
讓我記錄下來
此刻的心情
好給以後的自己

註:截圖經當事者同意
#巷子裡的生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