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無主管公司真的是好的組織設計嗎?





最有權力的管理者,通常離前線事實最遠。 而企業的經營決策卻要由離現場最遠的執行長制定,很多時候無法看見第一線的真實情況,導致提出策略管理的人與實際執行者難以真正配合。基於這樣的原因,作者把自己的想法用在自己的新創公司做實驗,後來還成立新公司專門輔導其它企業落實「無主管公司」的組織運作模式。

作者認為無主管公司才是最新的組織架構,但截至目前只有GoogleTwitter運用,而捷步Zappos是實施全體共治最大的公司,是一個名叫謝家華的華人開了一間家喻戶曉的網路鞋店的電子商務公司,在2009年以12億美元被亞瑪遜併購,曾經8年獲得美國百大最佳雇主獎,但在2016年時跌出百大最佳雇主榜外,究其原因,離職訪談與調查中,6%員工提到在「公司高層是否清楚未來方向、達標方式」及「主管是否偏袒」得分低落。所以這樣的觀念是否是好的方法,還需要繼續觀察。但可以帶給讀者們另一種思維模式,是這本書的貢獻


書中分為三大部分工作的進化討論什麼是全體共治、進化進行中是談如何實行,第三部分則是完成進化階段要活用全體共治制度。

在第一章作者用他考私人飛行員執照第一次單獨飛行的故事替這本書做了最重要的說明,儀表版上所有都正常運作,只有一個小小「低電壓」警示燈亮著,但因其它都正常運作,差點讓作者在暴風雨行進中失去燈光,油箱枯竭卻沒有警示的重大危機,因此他認為要用全新的組織架構模式,來取代以往的職場遊戲規則,這些跟早些年倡議的權利下放置全員的觀念相同,記得與這觀念同時流行時還有「僕人式領導」以及「當責」這兩本書。

這第一部分提到了官僚組織的應變速度慢,及決策僵化帶給組織的影響,作者在第73頁裡寫到,全體共治的管理規章對「任務」的描述:一個特定的目的、一個或多個必須控制的領域以及相對應的責任職能,這描述是作者想要去除傳統組織裡,員工要為某些事負責卻沒有職權去做些什麼,因此每一個人的工作說明書都以這三個定義而界定,想像成一個人的身體,每一個系統都知道彼此的系統運作目的,因此在共同利益下可以達到全體共治的管理模式,

第二部分則是倒如這管理模式會遇到的一些障礙與解決方法,作者提供範例以及表格,全員共治的狀態下哪些是有效的反對意見,可以參考第183頁這流程圖。

最後一部分是作者回覆他認為的謬誤,比如,全體共治是以會議形式進行,作者認為不是在組織裡小規模運作一定是失敗的,因為新舊的管理模式必然會產生更多的衝突,因此是系統上全部的改變。另外這方式不適合非營利組織,若有興趣知道為何如此,可參閱第228頁。在最後作者列出了5步驟,讓有興趣這樣做的讀者可以先有個輪廓:

1.採用全體共治的管理規章
2.建立公司治理記錄的共享系統
3.界定初始結構
4.招看守物公司治理會議並進行選舉
5.定期安排戰術和公司治理會議

作者最後也說到成功與否,最挑戰的其實是「執行長」,領導者已經習慣自己是一個「英雄」角色,如今引進無主管公司的全體共治制度,顛覆了傳統英雄主義要,取代就有的決策模式,並把權利重新分配其它人,這應該是首要突破的關鍵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