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馬偕的血液腫瘤科主治醫生
這本是談心靈修煉
我還在路上,離開悟跟成道很遠
因此我只能擷取書中
我個人有感的部分
畢竟,我連指月的智慧都還不到
在書裏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出自聖經傳道書3:2。」
這段話好美
讓我想到過年在農禪寺
方丈和尚祝福我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是啊是啊,
坐在捷運看從劍潭到圓山
連綿的樹林
總讓我想到拈花微笑的那尊佛
也都讓我在這短短的風景
嘴裡持誦準提神咒
而心裡是充滿幸福感的
書裏又提到
「無所得,就是菩薩道
糊塗,就是無所為而為。」
這是困難的
畢竟人類原始設定
就是行動才是積極進取
你可能更熟悉雷軍說的
不要用勤勞的戰術
取代懶惰的戰略
無所為不是真的無所作為
必須有智慧
像寧靜禱文說的
能分辨
何時保持內心平靜
何時該付出勇氣
「萬物唯識,萬法唯心,轉識成智,回歸自我內心,就是返璞歸真。」
這一段每一個字我都認識
但我卻每一個字都覺得不懂
聖經說要回到天上
要像孩子般純真
我覺得更難
我不知道自己要如何能
擁有世上最清澈的湖泊
那是襁褓之中的那雙眼神
終於,書裏這段落
給了我一些方向
「精神生活的層次
一求內心平安靜心慎獨,放下煩惱
二求性情陶冶,琴棋書畫音樂藝術有情生活的感應
三求哲學思維辯證,宗教教義理解頓悟
四求消業,坐忘心齋,不起心動念
五求饒益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如果此生無法求盡
希望我有些許果報
再次輪迴為人才好
量子力學說沒有線性時間
因此沒有因果
當然沒有輪迴
那麼,靈性是永恆的嗎?
朝聞道夕死可以
我不知道那個道
但我的確練習
沒有遺憾啊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